2020年將成為房地產長效機制突破的關鍵一年,考慮到三四線城市商品住宅去庫存已取得明顯成效,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有繼續把“因城施策去庫存”作為工作重點,而是提出“更好解決群眾住房問題”,具體舉措包括啟動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,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,培育住房租賃市場,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,建立健全長效機制,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等。這一轉變意味著今年房地產調控的方向發生了變化。
其一,盡管去庫存不是全國的重點,但正如2017年年底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所要求的,庫存仍然較多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和縣城要繼續做好去庫存工作。梳理地方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發現,不少省份列出了房地產去庫存的具體目標。
其二,據統計,2015年至2017年,我國棚戶區分別開工601萬套、606萬套和609萬套,超額完成了既定的1800萬套的目標。按照計劃,今后三年將再改造各類棚戶區1500萬套。今年要新開工580萬套,相比過去三年每年約600萬套的規模只是小幅下降,這將對今年房地產購買增速繼續形成支撐。
其三,租購并舉有望成為今年重頭戲。十九大之前,多個城市已著手建立“購租并舉”的住房制度。十九大報告提出“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”,把“租”放在“購”的前面,凸顯了租賃市場的重要性。今年以來,各地陸續出臺“租購并舉”相關舉措。可以預見,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平臺、房地產信托購買基金(REITS)等住房租賃市場的各類業態,將迎來較大的發展契機。
綜合來看,本輪房地產調控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,在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,在堅持“房子是用來住的、不是用來炒的”定位的基礎上,今后的調控手段和調控目標會有微調。未來,如果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產長效機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,如果廣大人民群眾還沒能得到安居宜居,放松房地產調控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。
責任編輯:秦皇島房產網小編
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最終以開發商公布為準。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,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,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投資建議,也不代表房產資訊網贊同其觀點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,請與著作權人聯系,并自負法律責任。
相關推薦